中国工艺美术馆 | 《松纳柴器》

景德镇市新平瓷业发展有限公司2023-03-20

2023年3月初,北京朝阳,中国工艺美术馆

《松纳柴器》

——景德镇陶瓷柴窑烧造技艺展

景德镇的千年窑火,烧出了中国陶瓷的灿烂、照亮了世界陶瓷的大道。清代督陶官唐英言:“瓷器之成、窑火是赖”。窑火起于窑炉,窑炉是瓷泥与釉料相融、涅聚重生为陶瓷艺术的母体。了解陶瓷的制成,当从窑炉开始。

千百年来,窑炉营造和烧造技艺,赓续精华,创新不辍。在当代,景德镇的陶瓷工匠通过对窑炉不断进行研究、探索、改进、试烧,形成了名为“松纳柴器”的艺术柴窑。“松”,意即木为燃料、落灰成釉;“纳”,意即百工百艺、传承创新;“柴”,意仰窑变万千、赋色天然;“器”,意即小美在握、大器成景。这种窑炉既能复烧各历史时期的景德镇陶瓷作品,也能充分满足当代各种陶瓷艺术的烧制条件,可以生动展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魅力。

展览中的百余件艺术柴窑作品,是由几十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教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创作,用“松纳柴器”窑炉烧制而成的,展示了当代艺术陶瓷和荣窑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之一、景德镇窑炉历史

景德镇始称“昌南”,汉易名“新平”,隋唐亦称“陶阳”,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名"浮梁”,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定名“景德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中晚唐时期景德镇瓷业崭露头角,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为景德镇千年制瓷积累了丰富的造窑样式和经验。

景德镇典型窑炉,按年代划分,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当代;按窑型划分,有龙窑、马蹄窑、葫芦窑、镇窑、狮子窑;按烧成品种划分,有明清御厂的青窑、龙缸窑等“六式窑”;按窑和炉划分,有柴烧瓷窑和烤花红炉(即明炉、暗炉);按燃料种类划分,有柴窑和槎窑,等等。松柴,是景德镇窑炉历史主要、重要的燃料。

中晚唐至宋元时期,景德镇窑炉主要为龙窑。龙窑窑炉长度逐渐变短(从接近80米缩短到20余米)变宽(从2米左右到3米左右),相应地坡度增加以提升抽力;砌筑材料由竹、藤等起拱后糊泥转变为砖砌;由支座垫烧转为匣钵装烧;所烧制的产品,从青瓷(中晚唐)演变青瓷、白瓷(晚唐五代)、青白瓷(五代宋代元代)、枢府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等。

唐代龙窑复制模型

元末至明代,景德镇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出中段“束腰”的葫芦窑。明代御器厂早期(洪武、永乐时期)的葫芦窑,斜长10米左右,前低后高,倾斜角度8-10度;明宣德后,以马蹄窑(馒头窑)为主,长约4米,宽约2米。明末清初,出现蛋形窑(镇窑),形似半个鸭蛋覆于地面,大小不一,大多长度在16-18米,最宽处约4-5米,窑床前端低后端略高,后方烟囱高度约为窑长;镇窑前后温差较大,以适应景德镇多样化瓷器产品的烧制需求。

宋代马蹄窑复制模型

明清景德镇柴窑(镇窑)复制模型

之二、当代景德镇艺术柴窑

当代景德镇艺术柴窑“松纳柴器”,主要以“薪”火为轴线、以陶瓷器物为载体,继承与发扬中国柴窑的优秀传统和景德镇窑炉的特殊优势,根据窑炉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规律,利用松木生长期间因松线虫等病害、成材空间等需求必伐的松木作为燃料,不影响植被绿化且能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做到守护匠心、“薪”火相传、创新发展。

当代艺术柴窑是对古代陶瓷窑炉进行大量详尽的调研、测试、研究、实验以及模拟仿真后,设计制造的结构形制、控制方法、操作方法、窑炉施工等更加现代的新型柴窑,控温准确度更高、烧造品种更多样、实现大件器型革新烧制;亦是熔融了“艺术”与“柴窑”的窑口,形成了融汇各种装饰方法、创作手法、姊妹艺术的综合性陶瓷艺术,为能工巧匠和艺术家之间搭起桥梁,让“道与艺”、“巧夺天工与道法自然”相辅相成,让陶瓷艺术的表现力成几何级增长。

1、松纳柴器艺术柴窑的烧造工序

2、当代艺术柴窑的特色

“松纳柴器”艺术柴窑联结“艺术和柴窑”两大既古老又现代的命题——松,木为燃料、落灰成釉;纳,百工百艺、传承创新;柴,窑变万千、赋色天然;器,小美在握、大器成景——柴烧是其神韵,艺术是其灵魂。

一方面,通过复烧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面貌的窑炉和作品,展现作为世界瓷器发源地,我国古今流传的陶瓷各式窑炉的魅力,传习手工制瓷经典工艺和技法;另一方面,着眼于对柴窑、柴烧瓷器的再发现、再创造,通过梳整艺术柴窑的科学与美学、文脉与瓷脉、技术与艺术,研创工艺美术与生活器物展现陶瓷审美;又在突破历史和自我,用当代陶瓷语言重塑“窑与器”的亲密关系,彰显有特质的地域文化,让优秀的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工艺美术、有特色的艺术柴窑,在更大的范围、更有力度地加以研究、推广和传播。

3、当代艺术柴窑作品

当代艺术柴窑作品体现出多元化、包容性、温度感,“松纳柴器”艺术柴窑,不仅展现个人的陶瓷嬗变,同时展现中国精神与陶瓷精神的传承创新。

艺术作品主要体现“清水芙蓉”、“错彩镂金”、“一窑九色”三大美学,有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为美学标准的素色瓷;有以青花、粉彩、古彩釉里红等彩瓷为中心的百花齐放;有以熟练掌控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推动陶瓷与各种姊妹艺术融合的综合装饰,各展所长、不胜枚举。

之三、当代艺术作品

釉下彩青花陶艺瓶《听松》,屈小明

釉下彩青花陶艺瓶《松隐图》,邱俊

釉下彩青花山水瓶《松荫图》,危青

釉上彩山水人物瓶《风入松》,徐小明

高温色釉釉下彩陶艺瓶《松下情缘》,马加平

釉下彩青花山水陶艺瓶《群峰叠翠图》,胡达民

釉上彩山水陶艺瓶《湖山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杨子健

颜色釉斗彩瓶《双清图》,冯俊晖

高温色釉青花斗彩陶艺瓶《畅春》,童福萍

高温色釉斗彩陶艺瓶《暗香寒玉》,江振声

釉下彩陶艺瓶《雅集报春》,江月光

青花斗彩紫藤花鸟图《大展宏图》,陈叶梦

釉下彩青花《春酣》,孙立新

高温色釉青花斗彩陶艺瓶《唯有牡丹真国色》,余亚萍

釉下彩青花陶艺瓶《趣韵自然》,王群飞

高温色釉斗粉彩陶艺瓶《荷》,丁虹

高温颜色釉斗彩陶艺瓶《荷花》,周国生

釉下五彩花卉雕刻瓶《绽放》,姚慧云

釉下彩青花《年年有余》,李文跃

釉上彩鱼藻图柴器《荷塘清趣》,涂海波

高温色釉斗彩陶艺瓶《年年有余》,吴雪炉

甜白釉粉彩花鸟陶艺瓶《迎春》,王延天

釉下彩青花花鸟陶艺罐《水禽之戏》,刘文斌

柴窑色釉斗彩相结合葫芦瓶《寂落寒秋》,余娜

高温色釉斗彩陶艺瓶《懒妆斜立淡春枝》,王霁轩

颜色釉斗彩猫蝶图《花猫戏扑风花影》,汤梦瑶

釉上彩陶艺瓶《雪山之王》,刘新凯

釉上彩山水色釉瓶《艅艎何泛泛》,吴清江

窑变斗彩山水瓶《春趣》,冯敏超

粉彩山水瓶《溪山烟云》,王昌虎

釉下彩青花梅瓶《风舞》,何炳钦

釉下彩青花釉里红梅瓶《秋获》,邱含

窑变釉上彩山水陶艺瓶《梦境》,王品刚

高温色釉斗彩陶艺瓶《大吉图》,喻迎莲

窑变斗彩山水瓶《山水之间》,陈洁

粉彩山水瓶《江山多娇》,王昌彪

高温色釉与青花相结合陶艺瓶《童醉》,邱含

青花釉里红葫芦瓶《雅景玩乐》,孙建文

釉下青花瓶《晨曲》,姜芹

釉上彩梅瓶《敦煌》,赵昆

颜色釉斗古彩瓶《敦煌故事》,杨李英

柴窑斗彩瓶《诸神在九霄云外》,李媚

颜色釉窑变斗彩瓶《云山》,余新华

高温颜色釉雕塑陶艺瓶《诗山书径》,虞玲俐/邱含

联系我们

18979865483(9:00~21:00)

地址: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陈家坂

邮箱:

网址:www.jdzsncq.com


版权所有©景德镇市新平瓷业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邱总   电话:18979865483   地址: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陈家坂   赣ICP备2022003234号-1   技术支持:江西华邦LOGO黑.png